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 > 内容详情

新课标问题6:为什么要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者:罗国忠等  人气: 次  时间:2007年02月02日  星级:

传统的物理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隘的认知主义框架之中,正如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给人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此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很多中学教师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刚入中学对物理课充满了好奇,上课前跃跃欲试,兴趣盎然;随着学习的进展,面对一堆堆繁杂抽象的原理、公式,他们原来的热情开始消退;如果考试成绩不好,最终会丧失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转而厌倦物理课。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与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和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科学内容”部分,都考虑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要求。从横向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构成了人的感性世界的相对完整的画面;从纵向看,这三个要素具有递进性,构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灵连续体。

案例17:家庭用水的调查

学到物态变化时,物理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家庭用水调查表。课堂中不能回答的题目,让学生把调查表带回家,在家里与父母一起完成。

问题

没有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