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 > 内容详情

浅谈新课改教学的几点感受

作者:倪凤  人气: 次  时间:2005年08月04日  星级:

【摘要】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正逢新课改的第一年,在大半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又颇多地感受,这里就三个方面:入门教学、导语教学、提问方式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拙见。望得到更多老师的指正和帮助。

【关键字】新课改 学生兴趣 提问方式 导语

今年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教材试用的第一年,它和传统的教材完全不同,从设计理念、编写结构到实施过程都是全新的。它倡导教材应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指导,发展学生能力的工具,开拓学生视野的窗口,成为学生联系生活和社会的桥梁,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力求成为教师再创造的基石。教材要求教师以全新的观念投入教学工作,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这里简单的就以下几点谈谈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与同样是刚刚上路的新手共勉。

一.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所以从引言教学开始就要不断深化学生的这种兴趣。

任何一种创造发明和重大发现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于蓝就是借鉴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没有蓝,青就变成无源之水,胜于蓝就是较前高也一筹。因此就要求不能受原条条框框的束缚,而要做到这一点,第一就要大胆遐想,善于提出问题。物理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在教学中要求循规蹈距,书上写什么,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记什么,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么即使全优,将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充其量他只能出色地重复别人的过去。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凭借自己一桶水对一杯水的知识优势,鼓励学生浮想联翩,能发现问题。为此教师要做到:勤鼓励,不管提问题学生程度的高低,也不管所提问题的正确与否一律热情鼓励。对于不切实际,漫无边际,瞎想出来的问题,对于钻牛角尖的问题要耐心疏导。将他们的思维逐步纳入正确轨道。对那些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应要善于点拨,提供思路。让学生自己去钻研解决。

在引言的教学过程中,同样是实验带领学生走进物理的世界,但是不同于传统教材中声、光、热、力几个方面的试验,新教材的实验对于理论解释的要求很低,课堂上可以不给出最后的结论,它要求学生有非常仔细的观察能力,能够根据现象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并用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家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一些新颖、简单、方便的实验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表现了较高的学习热情。但这对学生提问的能力要求很高,就是让学生根据想象自己提出问题,这也是学生不能适应的地方,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应该是老师提问让他回答,不是自己提问。但是这也是新教材新颖的地方,他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让学生养成自己思考、自己学习的习惯,最终理解所学的知识点。

二.重视课本中章节导语的教学

如果把物理课本中各章节的知识点比作闪光的珍珠,那么,章节导语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精线。这些精心撰写的导语,对学生来说如同指点迷津的钥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重视章节导语的教学,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教材。例如:课本第二章.物态变化,学生在看到标题以后会有很陌生的感觉,觉得这一章是非常深奥的概念,但是在看看章首图和导语:“你可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我们小水滴的“杰作”,我们的行为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还有许多奥秘,你想知道吗?请跟我来……"这让学生觉得物态变化就是我们身边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习以为常的,一下就拉近了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这对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有很大帮助。等这一章学习结束时学生再回忆导语时,整个知识结构会更加得清晰,也更容易理解。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发展历史和物理学家探索物理时的成功和失败,是培养学生兴趣最好的素材,而这些在正文中不可能说得太多,而章首语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例如:第三章光现象,这章的导语是一位同学的日记,这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物理现象不但是有趣的,而且是美丽的,这样从开始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生活和理论的联系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论知识。

3.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物理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能力培养应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注意对物理学研究问题方法的教学,对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教材为了体现这一思想,安排了很多精彩的导语,注意这些,在教学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第四章透镜及其作用,“眼镜使人的视力得到矫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使人的视觉不断扩展,照相机、摄像机,可以捕捉美好的瞬间;投影仪、放映机,可以展现历史的画卷,而这些形形色色的光学仪器,以至于我们的眼睛,他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学生在阅读后,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同学就会在课前主动去研究实物,在研究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见解和问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会比其他的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所学的知识,那么无形之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有意识的从物理课本的章节导语中寻找教与学的关节点,对于教师教活,和学生学活都是很有效的。

三.注重物理课堂的提问

初中学生年龄小,在课堂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的提问。例如:在讲解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中,要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白雾是干冰升华,看到的是二氧化碳,这时我设计了下面的一些问题:白雾是不是二氧化碳?(少数同学在提醒以后会再次认真的思考一遍);我们曾经学习到,我们人眼看见的白雾通常是什么?(学生回忆:是小水滴);小水滴是哪里来的?(是由水蒸气变来的);水蒸气是哪里的?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将学生引导到液化放热);放出的热量被谁吸收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是吸热的。这样“白雾”的现象就得到了圆满地解释。

2.物理知识应用式提问。例如:在学习声现象这一章中的声音的特征时,对于音调的理解,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探究了尺子发声的音调,让学生知道同一件物体发声的方式不同音调就不同,于是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这一点的?(由学生举例:向水瓶中灌水的过程听到的声音音调不同);由此可以联想到玻璃被中放上不同量的水,发出的声音音调也不同,敲击杯口时是什么在振动发声?水多的时候音调高还是水少的时候音调高?然后让学生用五个相同的杯子,放上不同量的水,调节水的高度,可以弹出dao,rai,mi,fa,sao五个音节,并用这五个音节弹奏一首简单的曲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得到了激发,而且对音调的理解也得到了加深。

3.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例如:在光的色彩和颜色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红色的玻璃只能透过红光,那么透过红色的玻璃看黄色的物体是什么颜色?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时对理论知识再次的回顾,让学生再次的思考。这时有少数学生会恍然大悟,然后请不同观点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那么在这个争论中学生可以自己得到正确的结论,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运用探究式提问。这种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讲解液化放热的过程中设计了以下的几个问题:拿什么物质做这个实验最好?怎样可以得到水蒸气?怎样可以使水蒸气液化?怎样收集放热时放出的热量?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出试验来证明液化是放热的。而且非常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尽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提问中点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以上是我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也是作为一名刚刚工作的年轻教师的心声,希望可以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和指正,谢谢!

(作者:南京市第九中学 倪 凤)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