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 新课程 新教材——人教版新教材的十大创新
作者:佚名 人气:
次 时间:2004年10月01日 星级:
新世纪 新课程 新教材——人教版新教材的十大创新
新世纪伊始,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各科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随之各套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制的新教材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试用,这标志着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在实践层面拉开序幕。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作为教育部直属的教材专业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积五十余年教材研究、编写和出版之经验,推出新世纪全套新课标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即人教版第十套中小学教材。
一、新教材形式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拿到人教版新教材,第一个明显的直观印象是新教材的印装极为精美。从封面设计看,许多科目如化学、历史与小学语文等的新教材,可以说充分展示了封面设计的高雅艺术魅力。
打开一本本新教材,可以发现,几乎册册都是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精彩纷呈,印刷更是极为清晰精美(这次的新教材,许多科目都是历史上首次印刷彩版)。
小学语文、数学教材页页彩图相伴,十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初中化学教材各单元的首图,几乎幅幅都是艺术世界的珍品。而初中各册教材穿插的许多图片,更是极为珍贵的科学、艺术或历史资料,不仅充分发挥了图片在信息提供和激发兴趣方面的独特功能,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十分有助益,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语文和历史教材各课篇首安排了提示框,提示语不再像以前那样重点陈述预习的重点或简述学习的目标与内容,而是着眼于引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语文教材的提示语生动精彩,读了以后的确让人产生一种急切地想要阅读课文的作用,吊起了读者的胃口,真正起到了“引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历史教材每课则首先讲述与本课有关的一些引人入胜的、为大家广为传诵的经典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诗文歌谣、典故文物、经典小说、旅游胜地等,引发出对某段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新教材在内容总量上进一步删减,难度进一步降低,大大减轻了不必要的繁琐记忆负担,克服了“繁”“难”的弊病
仔细对比新旧教材的内容要求,可以明显看出新教材在克服深难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义务教育各科课程中公认最难的要数物理,这次的物理新教材把学生最感兴趣的声、光放在最前面,将最易进行探究活动的电放到第一学期末,从而避免了一上来便使学生产生物理难学的畏难情绪。
化学在难度上大为降低。如化学概念不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原理性知识要求防止出现偏重思辨和过深、过难的现象。元素化合物知识重视基础性和实用性,注意联系实际,纠正传统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简单做法。化学计算避免繁琐的数学运算。
生物学内容方面变化最大,除适当删减了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外,特别彻底地抛弃了从低等到高等分门别类讲述动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的传统体系与内容,从而大大减少了知识内容的分量,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历史知识点也大为删减,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减少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强调简单扼要,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使学生对这一阶段的重要历史人物、现象、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式的了解,不再强调面面俱到。
三、新教材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以努力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克服了“学科中心”的倾向,避免了“偏”的弊病
初中语文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成六个单元,第一、二单元主题为人生,第三单元主题为自然,第四单元是科学,第五单元是家庭,第六单元是想象。这些单元主题的选择不仅十分贴近生活,而且十分符合升入初中的青少年的发展心理特征与需要。如第一、二单元的导语中写道:“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年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个单元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熟读这些课文,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另外,这次语文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重视通过生活、在生活中、为了生活开展语文学习。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新教材处处强调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同时又特别强调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物理课的导言“有趣有用的物理”中讲到了变速自行车、公交系统中的新宠——清洁燃料车等。化学则从“我们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界的水”两个单元讲起,空气单元的“资料”中讲到“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等。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首页图下方写着:“这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生物学第一章的第二节就是“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地理的开篇序言“与同学们谈地理”中两个小标题分别“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新教材尤其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每一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如讲利用经纬网定位问题时,教材是这样写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下列类似的报道。‘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以这样的方式引出经纬网定位问题的学习,不仅贴近生活,而且易于激发学习动机。
我们也许觉得历史是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最远的,但是实际上,生活中处处有历史的踪迹。正如新教材“致同学们”中所言:“乍看起来,历史距离我们的生活过于遥远,其实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教材各课课文中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第3课“华夏之祖”,从各地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祭奠敬拜引出,激发学生思考黄帝是谁,“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贡献?学过本课,你将会了解到这些内容。”再如第18课“三国鼎立”,提示语讲到《三国演义》,说“大家知道《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有个重要人物曹操,历史上确有其人。”并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故事有真有假,哪些是真的?学了这课会帮助你辨别。”
课程要面向生活,也意味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正如地理新教材中所说,“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语文新教材为提升学生生活质量,除精选选文外,一个突出的新特点便是大大增加了诗歌的选文比例,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至少一篇诗文。大家都知道,在所有文体中,诗歌是最能充分抒发人们情感的一种写作形式。现在有一种十分迷人的前卫生活理念,叫做“人,诗意的安居”,可见诗歌的魅力。语文新教材编者在这方面的匠心独运可谓良苦。
四、新教材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新成就的联系,内容大为更新,富有时代感,克服了“旧”的弊病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新教材中都专门设有“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密切联系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社会实际,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现代社会中的科技新成就与新问题如基因、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疯牛病等,教材中都有提及,如生物新教材“资料分析”专栏中的“小羊多莉的身世”。
而且,各科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全部改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如化学新教材书后所附化学元素周期表(2001年7月)不仅重新设计制作,更重要的是,它是国内最新的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录自2001年国际原子量表,全部取4位有效数学,并经中科院院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北京大学张青莲教授审阅。
从内容更新的角度看,语文新教材的选文更新力度极大,五分之四的选文是新的,不仅强调文质兼美,强调名家名篇,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时文的比例。从新教材注明的选文出处看,不少选自1999年和2000年新近出版的书籍中,选文内容和主题富有时代气息。
五、新教材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专题学习也受到重视,从而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克服了“知识中心”的片面倾向
如果说在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共同新事物是什么,那就非“探究”莫属了。强调探究式学习,可以说是这次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之一,也是这次课程改革最难的新探索。从各科新教材中所设计的探究活动来看,总的说来,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十分到位。可以说,这次崭新的尝试是非常成功的,尽管它还有待完善。可以说,探究式学习的强调,给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提供了新的挑战性。
历史教材从整体设计了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体系,一学期设计了五个专门的活动课,如寻找历史、编历史小故事、辩论课等,引导学生集中开展探究活动。更重要的是,新教材每课均有“活动与探究”,不仅有分析材料等探究活动,也包括了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提供两种不同的观点,要求学生“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
物理、化学、生物新教材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类型各异的探究栏目与活动。生物新教材还在第一单元辟有专门文字说明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探究的一般过程、实验方案的设计。另外,更有许多阅读材料详细展示了科学发展史上出现的一些科学探究的
- 上一份资料: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素质评价
- 下一份资料:四十多年来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的演变
新世纪 新课程 新教材——人教版新教材的十大创新
新世纪伊始,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各科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随之各套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制的新教材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试用,这标志着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在实践层面拉开序幕。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作为教育部直属的教材专业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积五十余年教材研究、编写和出版之经验,推出新世纪全套新课标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即人教版第十套中小学教材。
一、新教材形式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拿到人教版新教材,第一个明显的直观印象是新教材的印装极为精美。从封面设计看,许多科目如化学、历史与小学语文等的新教材,可以说充分展示了封面设计的高雅艺术魅力。
打开一本本新教材,可以发现,几乎册册都是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精彩纷呈,印刷更是极为清晰精美(这次的新教材,许多科目都是历史上首次印刷彩版)。
小学语文、数学教材页页彩图相伴,十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初中化学教材各单元的首图,几乎幅幅都是艺术世界的珍品。而初中各册教材穿插的许多图片,更是极为珍贵的科学、艺术或历史资料,不仅充分发挥了图片在信息提供和激发兴趣方面的独特功能,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十分有助益,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语文和历史教材各课篇首安排了提示框,提示语不再像以前那样重点陈述预习的重点或简述学习的目标与内容,而是着眼于引发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兴趣。语文教材的提示语生动精彩,读了以后的确让人产生一种急切地想要阅读课文的作用,吊起了读者的胃口,真正起到了“引发学生学习”的作用。历史教材每课则首先讲述与本课有关的一些引人入胜的、为大家广为传诵的经典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诗文歌谣、典故文物、经典小说、旅游胜地等,引发出对某段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新教材在内容总量上进一步删减,难度进一步降低,大大减轻了不必要的繁琐记忆负担,克服了“繁”“难”的弊病
仔细对比新旧教材的内容要求,可以明显看出新教材在克服深难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义务教育各科课程中公认最难的要数物理,这次的物理新教材把学生最感兴趣的声、光放在最前面,将最易进行探究活动的电放到第一学期末,从而避免了一上来便使学生产生物理难学的畏难情绪。
化学在难度上大为降低。如化学概念不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原理性知识要求防止出现偏重思辨和过深、过难的现象。元素化合物知识重视基础性和实用性,注意联系实际,纠正传统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简单做法。化学计算避免繁琐的数学运算。
生物学内容方面变化最大,除适当删减了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外,特别彻底地抛弃了从低等到高等分门别类讲述动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的传统体系与内容,从而大大减少了知识内容的分量,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历史知识点也大为删减,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减少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强调简单扼要,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使学生对这一阶段的重要历史人物、现象、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式的了解,不再强调面面俱到。
三、新教材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以努力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克服了“学科中心”的倾向,避免了“偏”的弊病
初中语文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成六个单元,第一、二单元主题为人生,第三单元主题为自然,第四单元是科学,第五单元是家庭,第六单元是想象。这些单元主题的选择不仅十分贴近生活,而且十分符合升入初中的青少年的发展心理特征与需要。如第一、二单元的导语中写道:“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年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个单元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熟读这些课文,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另外,这次语文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重视通过生活、在生活中、为了生活开展语文学习。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新教材处处强调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同时又特别强调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物理课的导言“有趣有用的物理”中讲到了变速自行车、公交系统中的新宠——清洁燃料车等。化学则从“我们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界的水”两个单元讲起,空气单元的“资料”中讲到“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等。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首页图下方写着:“这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它能够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生物学第一章的第二节就是“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地理的开篇序言“与同学们谈地理”中两个小标题分别“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新教材尤其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每一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如讲利用经纬网定位问题时,教材是这样写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下列类似的报道。‘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以这样的方式引出经纬网定位问题的学习,不仅贴近生活,而且易于激发学习动机。
我们也许觉得历史是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最远的,但是实际上,生活中处处有历史的踪迹。正如新教材“致同学们”中所言:“乍看起来,历史距离我们的生活过于遥远,其实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新教材各课课文中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第3课“华夏之祖”,从各地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祭奠敬拜引出,激发学生思考黄帝是谁,“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杰出贡献?学过本课,你将会了解到这些内容。”再如第18课“三国鼎立”,提示语讲到《三国演义》,说“大家知道《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有个重要人物曹操,历史上确有其人。”并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故事有真有假,哪些是真的?学了这课会帮助你辨别。”
课程要面向生活,也意味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正如地理新教材中所说,“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语文新教材为提升学生生活质量,除精选选文外,一个突出的新特点便是大大增加了诗歌的选文比例,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至少一篇诗文。大家都知道,在所有文体中,诗歌是最能充分抒发人们情感的一种写作形式。现在有一种十分迷人的前卫生活理念,叫做“人,诗意的安居”,可见诗歌的魅力。语文新教材编者在这方面的匠心独运可谓良苦。
四、新教材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新成就的联系,内容大为更新,富有时代感,克服了“旧”的弊病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新教材中都专门设有“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密切联系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社会实际,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现代社会中的科技新成就与新问题如基因、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疯牛病等,教材中都有提及,如生物新教材“资料分析”专栏中的“小羊多莉的身世”。
而且,各科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全部改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如化学新教材书后所附化学元素周期表(2001年7月)不仅重新设计制作,更重要的是,它是国内最新的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录自2001年国际原子量表,全部取4位有效数学,并经中科院院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北京大学张青莲教授审阅。
从内容更新的角度看,语文新教材的选文更新力度极大,五分之四的选文是新的,不仅强调文质兼美,强调名家名篇,而且进一步加强了时文的比例。从新教材注明的选文出处看,不少选自1999年和2000年新近出版的书籍中,选文内容和主题富有时代气息。
五、新教材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专题学习也受到重视,从而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克服了“知识中心”的片面倾向
如果说在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共同新事物是什么,那就非“探究”莫属了。强调探究式学习,可以说是这次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之一,也是这次课程改革最难的新探索。从各科新教材中所设计的探究活动来看,总的说来,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十分到位。可以说,这次崭新的尝试是非常成功的,尽管它还有待完善。可以说,探究式学习的强调,给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提供了新的挑战性。
历史教材从整体设计了时序与专题相结合的体系,一学期设计了五个专门的活动课,如寻找历史、编历史小故事、辩论课等,引导学生集中开展探究活动。更重要的是,新教材每课均有“活动与探究”,不仅有分析材料等探究活动,也包括了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提供两种不同的观点,要求学生“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
物理、化学、生物新教材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类型各异的探究栏目与活动。生物新教材还在第一单元辟有专门文字说明观察、调查、收集和分析资料、探究的一般过程、实验方案的设计。另外,更有许多阅读材料详细展示了科学发展史上出现的一些科学探究的
- 上一份资料: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素质评价
- 下一份资料:四十多年来我国中学物理教材的演变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