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调查报告
作者:佚名 人气:
次 时间:2010年12月19日 星级:
为了了解实践与创新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我们组织威海地区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方式,结果如下:
一、对初中生创造性调查所反映问题的概述
1.初中生对脑科学(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上述认知却略有下降。
本次调查表明,初中生对脑科学(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这首先反映在问及5项有关大脑科学知识的内容时,对每项内容表示“了解”的被调查者最高为65.2%,最低亦为35.5%。同时,对5项内容全部“了解”的被调查者,已从8.8%上升为11.2%,增长了2.4个百分点。
初中生对各项有关大脑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亦在逐年提高。但若比较对5项内容全部“了解”的被调查者,下降了1.4个百分点。造成这一下降的对象,主要是初中生。
其次就初中生对创造性思维的认知而言,本次调查显示,初中生对上述有关创造性思维知识8项内容“了解”者的比率,大多基本持平或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除第1项较为抽象、笼统的表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略有增长外,其余涉及创造性思维具体模式和方法的选项大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在对特定群体的对比分析中还发现,农村中学生群体对有关创造性思维知识8项内容“了解”者的比率,均分别较大幅度落后于大城市中学生群体。
2.初中生自评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比率在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后又呈现出回落。
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自评“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我既有自信,又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占59.3%;自认“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许多别人视为平常的事,我却很有兴趣和好奇心)的人亦达48.1%;43.1%的被调查者自认“有怀疑精神”(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并可以感知和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51.1%的被调查者自认“有较强的意志力和进取精神”(即使遇到不幸、挫折或反对我的情况,我仍能保持学习热情)。
自认同时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兴趣与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意志力和进取精神”的被调查者(即同时选择了上述4项内容的被调查者),即我们认为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的初中生,已从占被调查者的4.7%,上升为占被调查者的11.0%,又回落到7.3%。这反映出近两年来初中生创造人格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大问题。
3.初中生自评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的比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后,以后又略有增长。
本次调查表明,被调查者自评“具有探究性思维能力”(我能够甚至于习惯运用逻辑推理寻找事物的起因)的被调查者占43.4%; 自认具有对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与流畅性”(我喜欢联想,头脑中不时有新想法涌现)的人占62.6%;而自认具备“知识基础与信息收集能力”(我可以从众多的信息源中,迅速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人亦占54.3%。自评同时具有“探究性思维能力”、 对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与流畅性”和“知识基础与信息收集能力”的被调查者(即同时选择了上述3项内容的被调查者),即我们认为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的被调查者,上升了但增长幅度较小。
4.初中生亲身体验过实践与创新全过程的比率不高,而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比率更低。
本次调查表明,尽管实践与创新学习活动对初中生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亲身体验过实践与创新全过程的初中生数量并不多,无论是通过正规教育或是非正规教育途径,都低于29.0%(见表13)。
就初中生对体验实践与创新过程中各相关阶段的认同率而言,男性被调查者对其中每项的认同率均高于女性被调查者,其中最高相差近10个百分点,最少亦相差2个百分点。
另外,本次调查还表明,尽管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对初中生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亦至关重要,但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初中生数量更低,无论是通过正规教育或是非正规教育途径,都低于26.0%。
就初中生对体验技术创新过程中各相关阶段的认同率而言,男性被调查者对其中每项的认同率大多高于女性被调查者,仅有一项例外。
5.仍有约半数被调查者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且存在过于严谨、尊崇权威的倾向。
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过于严谨指在思考问题时,只习惯于非常严格确定的思路。这种思想特点只在已有科学知识成果运用时才显得十分必要,而对于深入未知领域从事创造性工作,则产生明显的消极作用。思维定势是指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想惯性,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依靠已有知识按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从众心理是指思考问题时屈从于大多数人的见解。尊崇权威,有时是很自然的,如对科学的崇尚而产生的对某些著名科学家的尊崇,这并非无益;但因尊崇权威而导致不敢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则是有害的。信息饱和指思考问题时头脑中装了过多的信息,堵塞了自由思考和想象的途径,影响了创造性设想方案的产生。
本次调查显示,虽有较大好转,但仍有50.9%的被调查者“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讲究严格的步骤”;54.4%的被调查者“常为自己无意中说话伤人而闷闷不乐”; 42.6%的被调查者“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的被调查者不足一半; 3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会去做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的事”。初中生认同自己在创造性思维中存在4种障碍的比率则是变化不大,且有降亦有升,反映了约半数初中生在创造性思维中存有4种障碍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6.在创造、发明与个人的关系上,持消极态度的人数有大幅度减少;女性初中生在创造、发明与个人关系上的正确认识率要高于男性。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创造、发明与个人的关系上,持消极态度的初中生人数有所减少。如表示“本人不打算在任何领域进行创造,不关心这个”的被调查者减少;认同“发明是专业人员的事,与我关系不大”的被调查者也减少;而赞同“创造能力是人人具有的潜在能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能力”的被调查者则上升至65.1%;认同“搞‘小发明’有助于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被调查者也猛增至75.1%。这表明绝大多数初中生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不再感到困惑,具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勇气。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本次调查表明,超过半数(52.9%)的初中生表示“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都注意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并创新的科学精神”;当然,还有少数初中生对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倍感压力,因而对人生和社会均持消极的态度(我们在个案调查中亦已发现),这还是值得注意的。
另外,本次调查亦表明,女性初中生在创造、发明与个人关系上的正确认识率要高于男性,因此应更侧重对男性初中生进行相关领域的教育。
二、对近几年来初中生创造力培养主体变化的概述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1.初中生创造力培养主体变化的概述
(1)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设施的改善,有利地促进了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发展与创新。
具体来看,中学教育观念落后的状况已有所转变,如认同中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方法”的被调查者,增至66.5%;表示老师在实验课上“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准确、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增长了;而认同“部分教师已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方式,而将小组讨论、提出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答案)、鼓励学生自己探究等引入课堂”的被调查者为57.5%;肯定“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使用幻灯、录相、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以辅助教学”的被调查者为49.1%,均呈上升趋势;这表明素质教育在中学正得到逐步发展,大约1/4以上的中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上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再如,本次调查84.1%的大学生认同“学校的计算机中心、图书馆或其它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上INTENET网的机会”;60.4%的被调查者表示大学里“多数教师具有人格魅力,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亦会传递情感及价值取向”;赞同“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或与论文辅导教师之间有平等的学术交流机会,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比率为61.0%;认可“学校团委、学生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参与创造和实践活动”的比率为58.9%;这表明被调查者对我国大学教育环境持正面评价的比率基本上已过半数。与此同时,认同大部分老师教学是“间接启发式”的大学生,已达42.4%,与它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正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做起,在逐步实施素质教育。
(2)家长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化,使得更多的初中生能够享有“民主型”教育及相应的物质上的支持。
从家庭培养初中生创造力的状况来看,在本次调查中设定的孩子“拆装闹钟”的具体情境中,52.7%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其中大部分还陪同一起做(民主型)。这反映随着近几年来教育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超过半数以上的“独生子女”的家长们,已经开始放弃“压制型”教育方式,而转为启发、帮助的“民主型”教育方式。
与此同时,本次调查表明,家庭在初中生创造性培养方面的环境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如 62.3%的被调查者认同“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父母总是鼓励我自己选择衣服的款式和颜色”;表示“父母支持我参加科技、环保、语言、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课外或校外活动”的被调查者占67.5%;表示“家庭能够提供我所需要的课外读物”的被调查者占65.7%;62.6%
- 上一份资料:航空航天科技教育活动研究实施方案
- 下一份资料:探究与创新创设物理新课堂
为了了解实践与创新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我们组织威海地区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以问卷方式,结果如下:
一、对初中生创造性调查所反映问题的概述
1.初中生对脑科学(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上述认知却略有下降。
本次调查表明,初中生对脑科学(包括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这首先反映在问及5项有关大脑科学知识的内容时,对每项内容表示“了解”的被调查者最高为65.2%,最低亦为35.5%。同时,对5项内容全部“了解”的被调查者,已从8.8%上升为11.2%,增长了2.4个百分点。
初中生对各项有关大脑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亦在逐年提高。但若比较对5项内容全部“了解”的被调查者,下降了1.4个百分点。造成这一下降的对象,主要是初中生。
其次就初中生对创造性思维的认知而言,本次调查显示,初中生对上述有关创造性思维知识8项内容“了解”者的比率,大多基本持平或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除第1项较为抽象、笼统的表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略有增长外,其余涉及创造性思维具体模式和方法的选项大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在对特定群体的对比分析中还发现,农村中学生群体对有关创造性思维知识8项内容“了解”者的比率,均分别较大幅度落后于大城市中学生群体。
2.初中生自评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比率在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后又呈现出回落。
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自评“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我既有自信,又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占59.3%;自认“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许多别人视为平常的事,我却很有兴趣和好奇心)的人亦达48.1%;43.1%的被调查者自认“有怀疑精神”(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并可以感知和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51.1%的被调查者自认“有较强的意志力和进取精神”(即使遇到不幸、挫折或反对我的情况,我仍能保持学习热情)。
自认同时具有“自信心与合作性”、“兴趣与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意志力和进取精神”的被调查者(即同时选择了上述4项内容的被调查者),即我们认为具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的初中生,已从占被调查者的4.7%,上升为占被调查者的11.0%,又回落到7.3%。这反映出近两年来初中生创造人格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大问题。
3.初中生自评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的比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后,以后又略有增长。
本次调查表明,被调查者自评“具有探究性思维能力”(我能够甚至于习惯运用逻辑推理寻找事物的起因)的被调查者占43.4%; 自认具有对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与流畅性”(我喜欢联想,头脑中不时有新想法涌现)的人占62.6%;而自认具备“知识基础与信息收集能力”(我可以从众多的信息源中,迅速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人亦占54.3%。自评同时具有“探究性思维能力”、 对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与流畅性”和“知识基础与信息收集能力”的被调查者(即同时选择了上述3项内容的被调查者),即我们认为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的被调查者,上升了但增长幅度较小。
4.初中生亲身体验过实践与创新全过程的比率不高,而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比率更低。
本次调查表明,尽管实践与创新学习活动对初中生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亲身体验过实践与创新全过程的初中生数量并不多,无论是通过正规教育或是非正规教育途径,都低于29.0%(见表13)。
就初中生对体验实践与创新过程中各相关阶段的认同率而言,男性被调查者对其中每项的认同率均高于女性被调查者,其中最高相差近10个百分点,最少亦相差2个百分点。
另外,本次调查还表明,尽管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对初中生科技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亦至关重要,但亲身体验过技术创新全过程的初中生数量更低,无论是通过正规教育或是非正规教育途径,都低于26.0%。
就初中生对体验技术创新过程中各相关阶段的认同率而言,男性被调查者对其中每项的认同率大多高于女性被调查者,仅有一项例外。
5.仍有约半数被调查者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且存在过于严谨、尊崇权威的倾向。
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过于严谨指在思考问题时,只习惯于非常严格确定的思路。这种思想特点只在已有科学知识成果运用时才显得十分必要,而对于深入未知领域从事创造性工作,则产生明显的消极作用。思维定势是指思考问题时的一种思想惯性,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依靠已有知识按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从众心理是指思考问题时屈从于大多数人的见解。尊崇权威,有时是很自然的,如对科学的崇尚而产生的对某些著名科学家的尊崇,这并非无益;但因尊崇权威而导致不敢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则是有害的。信息饱和指思考问题时头脑中装了过多的信息,堵塞了自由思考和想象的途径,影响了创造性设想方案的产生。
本次调查显示,虽有较大好转,但仍有50.9%的被调查者“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讲究严格的步骤”;54.4%的被调查者“常为自己无意中说话伤人而闷闷不乐”; 42.6%的被调查者“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我时常表示怀疑”的被调查者不足一半; 33.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会去做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的事”。初中生认同自己在创造性思维中存在4种障碍的比率则是变化不大,且有降亦有升,反映了约半数初中生在创造性思维中存有4种障碍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6.在创造、发明与个人的关系上,持消极态度的人数有大幅度减少;女性初中生在创造、发明与个人关系上的正确认识率要高于男性。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创造、发明与个人的关系上,持消极态度的初中生人数有所减少。如表示“本人不打算在任何领域进行创造,不关心这个”的被调查者减少;认同“发明是专业人员的事,与我关系不大”的被调查者也减少;而赞同“创造能力是人人具有的潜在能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能力”的被调查者则上升至65.1%;认同“搞‘小发明’有助于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被调查者也猛增至75.1%。这表明绝大多数初中生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不再感到困惑,具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自信和参与竞争的勇气。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本次调查表明,超过半数(52.9%)的初中生表示“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都注意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并创新的科学精神”;当然,还有少数初中生对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倍感压力,因而对人生和社会均持消极的态度(我们在个案调查中亦已发现),这还是值得注意的。
另外,本次调查亦表明,女性初中生在创造、发明与个人关系上的正确认识率要高于男性,因此应更侧重对男性初中生进行相关领域的教育。
二、对近几年来初中生创造力培养主体变化的概述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1.初中生创造力培养主体变化的概述
(1)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设施的改善,有利地促进了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发展与创新。
具体来看,中学教育观念落后的状况已有所转变,如认同中学“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方法”的被调查者,增至66.5%;表示老师在实验课上“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准确、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增长了;而认同“部分教师已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方式,而将小组讨论、提出开放性问题(没有唯一答案)、鼓励学生自己探究等引入课堂”的被调查者为57.5%;肯定“大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使用幻灯、录相、计算机和多媒体等以辅助教学”的被调查者为49.1%,均呈上升趋势;这表明素质教育在中学正得到逐步发展,大约1/4以上的中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上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再如,本次调查84.1%的大学生认同“学校的计算机中心、图书馆或其它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上INTENET网的机会”;60.4%的被调查者表示大学里“多数教师具有人格魅力,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亦会传递情感及价值取向”;赞同“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或与论文辅导教师之间有平等的学术交流机会,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比率为61.0%;认可“学校团委、学生会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参与创造和实践活动”的比率为58.9%;这表明被调查者对我国大学教育环境持正面评价的比率基本上已过半数。与此同时,认同大部分老师教学是“间接启发式”的大学生,已达42.4%,与它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正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做起,在逐步实施素质教育。
(2)家长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化,使得更多的初中生能够享有“民主型”教育及相应的物质上的支持。
从家庭培养初中生创造力的状况来看,在本次调查中设定的孩子“拆装闹钟”的具体情境中,52.7%的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其中大部分还陪同一起做(民主型)。这反映随着近几年来教育大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超过半数以上的“独生子女”的家长们,已经开始放弃“压制型”教育方式,而转为启发、帮助的“民主型”教育方式。
与此同时,本次调查表明,家庭在初中生创造性培养方面的环境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如 62.3%的被调查者认同“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父母总是鼓励我自己选择衣服的款式和颜色”;表示“父母支持我参加科技、环保、语言、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课外或校外活动”的被调查者占67.5%;表示“家庭能够提供我所需要的课外读物”的被调查者占65.7%;62.6%
- 上一份资料:航空航天科技教育活动研究实施方案
- 下一份资料:探究与创新创设物理新课堂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