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 > 内容详情

怎样进行试卷分析

作者:佚名  人气: 次  时间:2008年09月21日  星级:

一、试卷分析的意义

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考试对教学有巨大的指挥作用。社会对考试有强烈的反响。对于考试的结果,有必要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在试卷分析工作中,要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考试结果进行研究,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进而找到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例如反映出各个教学环节的一些情况,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我们在命题的时候,有多方面的设计。考试结果可以反映命题和考试本身的一些情况,也就是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的情况。分析这些信息,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可以形成一些认识,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可以供领导决策时参考,供自己做为制定工作策略的依据,对学校老师和学生提供指导。可见,试卷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另外有一种试卷分析是做试题分析。为了说明检测的结果有效,要对检测工具试题和检测过程做科学的说明。这就是试题分析。实际上每年高考以后,我们都做试题分析。每年高考试题评价会,那就是评价试题,分析试题的设计、试题的特色、试题对教学的导向,评判命题的质量。此外,教育科研中,对测试还有的特殊的要求。要研究测试的设计、测试结果或统计结果的分析,对于有效性的检验等等,单有一套理论和方法。本文讲的不是那种。

二、试卷分析的原则

第一要看对象,有针对性。不说那种千篇一律形式主义的套话。不同对象例如:局长、区长、学校领导来了,要听汇报。这是一种。面向本学科的任课老师,这又是一种。对学生,又是一种。这三种试卷分析,对象不同,内容和各方面的要求就有所不同。

第二是不搞走过场的表面文章。目的是不断地提高我们工作的科学性,有效地指导工作。

第三是要有科学的统计,定性与定量结合。光定性说一些看法、观点,没有数量的分析不行。要有科学统计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结合。

第四要深入思考有关的问题,形成观点和见解。不就事论事,不列流水帐,不上习题课。不是一道题一道题地讲怎么解题。观点和见解是来自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对考试和试卷演变的轨迹,对学生的情况,教学的规律,都可以做一些研究,得出分析和判断。另外,结合对工作过程的回顾,对工作经验的回顾,对于工作得失的思考,在试卷分析里也可以得出一些认识。就象工厂检验一个产品,是合格、是不合格。发现有点什么毛病,就要回想生产过程,可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机械的问题,是原材料的问题,是工人操作的问题,还是管理的问题。反复思考,目的是想解决问题。

第五是要有理论的指导。所谓理论不外乎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这两方面的理论,都说来话长。现在这方面的书挺多的。咱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掌握一点这个东西。再做试卷分析的时候,有理论指导,就可以站得高一点,也能更深入一点。如同检验产品质量,工人检验,技术员检验,工程师检验,想法的深度、广度是不一样的。

三、向领导汇报的试卷分析

给领导听和看的试卷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勾玄提要。定性的要有观点,定量的要有数据和结论。不说过程,不说细节,简明扼要,少而精。一般写出来大约二三千字,讲起来15到20分钟。你讲的越少,他听的越明白。你讲的越多,他越听不清楚。你讲的特多,他根本就不听啦。

这个试卷分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命题说明。假如是中考、高考、会考,是上级有关部门命题。试卷分析要对它进行概括的评论:这份题怎么样。假如是本区统考,是自己命题,就要简要说明命题的整体考虑。命题说明里头还包括对试题的具体介绍。介绍题型、题量、题目的特色、设计、各种比例关系、题目的台阶、题目的难度。可以简明扼要地提炼出几句话来,说出它的特色。包括对学生能力考查的一些设计,课本题、常见题有怎样的变化。假如咱们自己出题,一模、二模或者统练,命题预计难度是多少,要有说明。而且,这个预期难度要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这份题比去年的这份题是难、是容易、还是差不多。给领导汇报一定得有这个判断。再加上学生情况,他要估计一下今年学生的水平和今年的各项工作数据。他要这个信息。命题说明,其实就是几百字,要求把这些事概括地说清楚。

第二部分内容是考试情况。依据的材料,有三方面。一是由招办和中教科打印出来的统计表,这是一个可以依据的材料。第二个可依据的材料是咱们自己约请一些学校,统计各个题的得分失分的情况。中考、高考以后,都有试卷抽样统计。抽几百份,上千份各个考场不同的卷子,把各个小题目得分、失分的情况分别进行统计。然后归纳汇总出一个详细的得分、失分的表格和各项统计数据。第三个可依据的材料是老师座谈会的反映。老师的反映当然也包括带上来学生的反映,就是考试情况。依据这三方面材料,可以把考试情况,概略地向领导做一个汇报。汇报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多少学校参加,总人数,总平均分,及格率的数据。各个不同档次学校分数排队的情况。对领导汇报,不但可以排队,而且应该排队。把同类入学分学校互相比较,哪些学校位置属于领先的,哪些属于落后的;比较原来的基础,哪些升高了,哪些降低了;排队情况哪些正常,哪些不正常。简明扼要几句话指出发现了些什么新的情况。二是咱们自己和老师对试题的评价。跟咱们命题计划预期的对照,认为这份题的科学性、指导性怎么样。还包括总平均分、总难度(得分率)是多少。是合适?还是偏容易、偏难了。跟咱们预期的一样不一样。咱们出题把握得准不准。这个事应该如实汇报。事实证明,老师和同学使用咱们题目以后,反映出来的意见是挺中肯的。

第三部分内容是取得成绩的原因和从考试当中发现的问题,问题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方面欠缺的地方。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不缩小。抱着认真研究问题的态度。有成功的经验,您也别客气。一五一十,哪几条抓得好,水平比往年有哪些提高。咱们工作有哪些进步,学生有哪些可喜的成绩。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简单,都如实地汇报。反映出有哪些问题,也俱实相告。其实进行试卷分析,是个总结工作的好机会。能得出很多认识和体会。

第四部分内容是工作对策,对下一步的教学管理和指导工作的考虑。通过这场考试以后,从你这一学科或者你所负责的工作范围里,得出了一些认识。下一段工作你打算抓哪几项。领导同志要听听这个。这个对策,不要过于具体,过于零碎。比如说我们下一段搞三次讲座,第一次讲座请谁,第二次讲座请谁,讲什么,在哪个教室讲等等。不用说那个。第一说指导思想,这次考试当中发现哪个问题得抓。第二抓带有规律性的,应该制度化、形成惯例的东西。学校抓中考、高考,工作都是以学年度为周期的,什么时候该干什么都有惯例。开学该干什么,期中该干什么,期末该干什么,考前、考后该干什么。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要形成自动化的惯例。每个主持工作的老师也有自己的一套。通过试卷分析能够有新的认识。就是把这一套,不断地筛选,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强化,不断地更新提高。工作对策里还应有今年的特色。今年的新认识、新体会、新措施。针对今年情况,我们抓点什么。有点什么新意,有点什么改变、改进,把它指出来。我认为对领导试卷分析就这么四方面。勾玄提要,句句都是实的,都是干货。行文一句是一句,不拖泥带水。

四、对任课老师的试卷分析

对任课老师的试卷分析,写出来万字左右,讲出来大约两小时。

第一部分还是试题分析。这个试题分析就比较详细了。有的学科上午考完一模以后,下午就把老师集合起来,讲讲这个试题和评分一些要点,就是试题分析。试题分析包括命题时总的一些考虑,试题的整体设计;还包括命题计划,双向细目表。有的老师做试题分析,把双项表有意地发给老师。按我们命题的计划,把试卷分解开来对号入座,列在表里,老师一看就清楚题型、题量、试卷结构、各项比例关系。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对难题、中等题、容易题要做交待。在题目设计当中,命题人认为哪些题是容易题,哪些题是中等题,哪些题是难题。还有一条要给老师们交待的,是能力考查点。命题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设计都在哪里。中考、高考,是人家出题,我们就要找到在题目当中,尤其是在中低档题当中,能力考查的设计在什么地方。有要点、有模特,是很具体的考查哪方面的能力。要是咱们自己出的题,那就要给老师做个交待。要讲清在若干题目当中,咱们设计的那个机关。不在于难与不难,而在于咱们考查学生能力的设计意图,在题目上是怎么体现的。例如:理科的这道题多给了一个已知条件,没用的一个条件。就像连电路,多给了他一根导线。就这么点事,就是个干扰。那个不行的学生,认为这根导线就有用,他非得想办法给它连上不可,结果反倒错了。题目中体现命题的设计思想,得给老师交待一下。

给老师的试题分析,比给领导的那个就详细得多,也深入具体得多。但也不是上习题课,列流水帐。也不是一道题、一道题地讲怎么解。而是有观点、有见解地讲题目当中的门道。

第二部分也是考试结果。比跟领导汇报的,要增加一些内容,也要减少一些内容。给领导汇报可以涉及外区情况,跟外区进行比较。给老师讲的试卷分析,不应该涉及外区的情况,就讲咱们自己的。不点名公布本区学校的排队情况。总的说叫大家尽力而为。咱们就是拜托啦。靠老师们大家努力,共同来完成这个任务。某一些学生成绩低,尤其是高三的,原因诸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一、高二基础没打好。不完全是高三老师的责任。这个事原因挺复杂的。在老师会上点名公布排队情况副作用太大。我们不这么做。

中考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