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 > 内容详情

在新课改中如何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作者:刘洪玉  人气: 次  时间:2007年05月13日  星级:

刘洪玉
(宜昌市第五中学湖北 宜昌443000)


以往的复习课,一般都是教师课前准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做,以求考试中能考到同类型的题目,导致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一到考试,学生就赶紧巡视一下题目是否做过,如果稍微发生变化就会无所适从.这样的复习课是为复习而复习,为训练而训练,学生越来越感到枯燥无味,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感受学习的快乐,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新课程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突出要求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上好复习课,如何做到把复习课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真正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研讨话题之一.笔者曾尝试从以下5个方面去改进复习课,愿抛砖引玉,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1 看书


赞可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掌握到真正的知识,就必须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每节复习课必须保证学生有20分钟的看书时间,这样做便于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于学生初步记忆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也可以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我提倡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结构,将章节或单元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必要时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知识结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理解,达到不同的要求.在学生看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课本的内容涉及了哪些基本概念、规律、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是怎样在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中反映出来的.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基本要求是通过看书,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能够记下来,对基本公式、单位能用、能写,对例题能弄清思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看书,要能正确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看例题要掌握解题的方法.看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益.


2 质疑


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而我们的学生,则皱着眉,低着头,极不情愿地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设法解决问题,这将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告诉他们,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时常受到鼓舞,经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问题.例如,在刚刚学完“声现象”后,有的同学就提了这样一些有趣的小问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为什么我们的手脚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声音?(2)月球上没有空气,交谈时必须用无线电话.我们知道:固体可以传声,且传播速度比气体快得多,那么我们在地球上随便拿一块小石头放在嘴边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3)超声波虽然频率很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但并不代表不存在,为什么没把我们的鼓膜震破?

尽管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多此一问”,但是同学们在提出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科学的发展在于创造,而创造的起点在于疑问,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如果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解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创造,科学也就得不到发展.物理课堂教学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努力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善于质疑,在质疑中不断进步.


3 练习


课堂练习是教师训练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师得到反馈信息的途径.同时,课堂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引导.练习平铺直叙、势必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练习过繁,对学生心理上是一个打击;练习过多,会使学生陷入题海,难于应付.在总复习中时间紧张,如果各科都加重作业量,学生就会陷入题海中不能自拔.所以复习课中的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认为在选择练习题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笔者编了这样一道题目:上午7∶50早读课,老师家到校的距离是3 k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 m/s,问老师7∶45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老师迟到了.笔者接着提出如果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2)要注意一题多解.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中,笔者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 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 L的容器能装下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 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笔者进而启发学生从4.5 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 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 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要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在复习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列火车长200 m,以15 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 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这道题后,教师把题目改为: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150 s,那么桥有多长?还可以把这道题改成:已知火车长、桥长和过桥时间,求火车过桥速度;已知桥长、火车速度和过桥时间,求火车长等题目.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了学生思路.


4 讲评


讲评是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理解的手段之一.好的讲评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讲评,讲评的内容包括:一评学生带有创造性的解答,二评学生混淆不清的错误,三评带有共性的错答.在物理复习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

(1)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笔者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将重为GN的物体匀速提起、静止空中、匀速下降三种情况下起重机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大多数学生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症结后,教师提出:“如果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从而解开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对概念有了进一步认识.

(2)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逐步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例如,学生在做“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00 N的物体提到9 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 N,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刚学到机械效率的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笔者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三步阶梯来解题:第一步,求总功;第二步,求有用功;第三步,求机械效率.并引导学生重温在动滑轮使用过程中,物体上升高度和手拉绳子上升移动距离的关系.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在头脑中打下了较深的烙印.这样,学生学得活跃,比教师讲、学生对答案的评讲方法印象深刻.

5 命题

命题是复习最后阶段的一环.提前一周内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历年中考的题型,各类题型的比分、题量,要求学生每人编制一套试题;一般不允许照搬资料上的套题.命题结束后,根据试题的难易情况,组与组之间交换答题,评出分数,最后由教师进行最优试题评比.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命的题能评上最优试题,积极性十分高涨.除开自己钻研教材外,相互研究,相互争论,十分活跃.通过自己命题要钻教材,要解答同学间的试题,也要钻教材.在这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解题方法的归类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尽量用简练的语言去概括、讲评和指点,其余的时间则留给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这样做,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认为这种复习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以增加课堂复习气氛,让同学们乐于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学到知识.(2)可以避免“炒冷饭”的复习方法,让学生乐听、愿听,增加趣味性.(3)可以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中,复习课该怎么上,如何把新课程的复习课上得更加有声有色,如何把复习课的自主权巧妙地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复习课堂的主体,让复习课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应成为我们今后不断探索的课题.

《物理通报》2007年第3期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