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几种观点的认识
作者:刘凯进 人气:
次 时间:2007年12月07日 星级: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初中物理教学中凸现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新课程物理教学的一大亮点。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物理科学探究正在逐步向前发展,通过实践,不少教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物理科学探究在部分学校受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得到深入实施。究其原因,传统的教学思维和因科学探究中许多新观点的形成,是阻碍物理科学探究的根源。
下面是笔者收集到的这方面观点以及对这些观点的认识。
1“探究费时费力 不如讲练便捷”的观点,藐视了探究的作用。
目前,尽管各地都在开展考试选拔制度的改革,但是考试成绩仍然是人们评判一个学生、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地区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导致了部分学校主要以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物理教学。因为他们认为进行科学探究既费时又费力,又在完成教学任务上不如讲练结合便捷。其实不然,在讲练结合的传统模式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法的研究;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不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而被大量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大量重复的强化练习压得不堪重负,为应试整天埋头书本,这才是真正的费时费力而又得不偿失,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缺失了,创新精神磨灭了。也许这样强化训练的方式暂时能获得高分,满足一时的教学需要,但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转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力举科学探究,其目的在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承传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得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尽管真正实施科学探究需要较多的时间,但它本身就是新课程必须的教学内容。新课程倡导,在探究中体验物理,在体验中理解物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一旦提高,就会事半功倍。
此外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式教学比讲练式教学有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有兴趣的学习方式是“实验探究”。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总之,科学探究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保障,也是广大学生学习物理的迫切愿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切不可藐视实验探究的作用。那种以讲练代替实验,以图片资料代替实验,以书面作业代替实验探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实验设备短缺 哪能进行探究”的观点,削弱了探究的意志。
当前,有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物理实验设备不足问题确实很突出,给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带来了一定困难,但我们不能为此丧失了信心和意志,认为缺乏条件不便进行探究而不探究。我们认为不同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探究,实验备少,难以进行分组探究时可以用演示探究代,对有些实验器材缺乏的课本实验,可以用其代实验进行探究,关键是教学中要渗透一种探的意志和精神。为解决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可发动教师自制教具,鼓励学生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自制学具,弥补教学欠缺。如自制土电话、量筒、弹簧测力计、照相机模型等。
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是探究中渗透物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思想,因此,探究的种类多种多样,如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理论探究等,这些并不需要实验器材就可以进行探究。
3 “已知探究结论 再探无味”的观点,降低了探究的兴趣。
在物理新课程中改变传统的单一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是一大亮点。探究式实验要求实验结论是未知的,因此,人教实验版物理教材中对探究实验不给步骤和结论,空白处较多,旨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实际教学中有些学校提倡“先学后教”的预习方式,使学生钻研辅导资料,事先知道了所探究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导致探究实验变成了验证性试验而变味。如有这样的探究课,教师要求学生猜想,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关系时,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相等”。此外笔者还发现课堂探究中有学生提出,我们已知结论再探无味,从而对实验消极观望,兴趣低落。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称为间接兴趣,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互为影响。鉴于此为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对有些实验探究应不提倡预习。
4“探究起点高只适用于少数优生”的观点,曲解了探究的适应性。
有些教师认为多数初中生阅历浅,知识面狭窄不适合科学探究。诚然,物理课堂内外有些探究课题确实对学生知识起点要求高,有一定难度,但对探究的内容只要设计恰当、引导得法、分散难点,并且设置台阶,就可以化难为易,使探究适应于大多数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需要经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随着能力的逐步提高,慢慢加大探究的难度,使探究活动的水平循序渐进。”因此,探究活动应起点低,小步子的确定探究目标,从单个要素的部分探究逐渐过渡到完全探究,从简易性、指导性探究逐渐过渡到综合探究。探究实验的过程不易过于复杂,重在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渗透。另外对初中生探究的问题主要应从学生在课堂、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身边熟悉的现象中选取,这样学生对探究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物理感性认识作贮备,从而降低了难度,有利于探究的顺利进行。如探究自行车上用到的物理原理探究高压锅的原理以及对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源的研究,等等。
5 “课堂探究秩序难调控 不能完成知识目标”的观点,忽视了探究的主体性。
在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中,一部分教师提出课堂探究教学秩序难调控,效率低,预定任务难完成。对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课堂探究的作用和组织程序。首先,物理新课程理念认为,对于多数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探究的主体作用是有效实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新课程物理教学课堂上,应以学生“能动、好动、会动”、“善思考、善研究、善交流”为特点,不能以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严肃课程纪律的模式来要求学生限制学生,从而认为课堂程序难控。
最后,为了更有效地完成知识目标,要科学合理的设置探究程序,设计的学生自主探究量不宜过大,占用时间不宜过多,要在课堂适当安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以探究为主的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定能在探究教学课堂上更好地完成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端正思想,转变观点,努力实践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这棵幼苗一定会在物理教学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 上一份资料: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新教材教学效果
- 下一份资料:浅谈物理课堂提问的原则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初中物理教学中凸现科学探究的教学方式,使之成为新课程物理教学的一大亮点。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物理科学探究正在逐步向前发展,通过实践,不少教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物理科学探究在部分学校受重视程度不够,难以得到深入实施。究其原因,传统的教学思维和因科学探究中许多新观点的形成,是阻碍物理科学探究的根源。
下面是笔者收集到的这方面观点以及对这些观点的认识。
1“探究费时费力 不如讲练便捷”的观点,藐视了探究的作用。
目前,尽管各地都在开展考试选拔制度的改革,但是考试成绩仍然是人们评判一个学生、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地区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导致了部分学校主要以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物理教学。因为他们认为进行科学探究既费时又费力,又在完成教学任务上不如讲练结合便捷。其实不然,在讲练结合的传统模式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法的研究;只重视结论,不重视过程、不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而被大量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大量重复的强化练习压得不堪重负,为应试整天埋头书本,这才是真正的费时费力而又得不偿失,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缺失了,创新精神磨灭了。也许这样强化训练的方式暂时能获得高分,满足一时的教学需要,但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为转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力举科学探究,其目的在将教学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承传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得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尽管真正实施科学探究需要较多的时间,但它本身就是新课程必须的教学内容。新课程倡导,在探究中体验物理,在体验中理解物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一旦提高,就会事半功倍。
此外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式教学比讲练式教学有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有兴趣的学习方式是“实验探究”。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总之,科学探究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保障,也是广大学生学习物理的迫切愿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切不可藐视实验探究的作用。那种以讲练代替实验,以图片资料代替实验,以书面作业代替实验探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实验设备短缺 哪能进行探究”的观点,削弱了探究的意志。
当前,有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物理实验设备不足问题确实很突出,给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带来了一定困难,但我们不能为此丧失了信心和意志,认为缺乏条件不便进行探究而不探究。我们认为不同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探究,实验备少,难以进行分组探究时可以用演示探究代,对有些实验器材缺乏的课本实验,可以用其代实验进行探究,关键是教学中要渗透一种探的意志和精神。为解决仪器设备不足的问题可发动教师自制教具,鼓励学生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自制学具,弥补教学欠缺。如自制土电话、量筒、弹簧测力计、照相机模型等。
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是探究中渗透物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思想,因此,探究的种类多种多样,如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理论探究等,这些并不需要实验器材就可以进行探究。
3 “已知探究结论 再探无味”的观点,降低了探究的兴趣。
在物理新课程中改变传统的单一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是一大亮点。探究式实验要求实验结论是未知的,因此,人教实验版物理教材中对探究实验不给步骤和结论,空白处较多,旨在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实际教学中有些学校提倡“先学后教”的预习方式,使学生钻研辅导资料,事先知道了所探究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导致探究实验变成了验证性试验而变味。如有这样的探究课,教师要求学生猜想,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关系时,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相等”。此外笔者还发现课堂探究中有学生提出,我们已知结论再探无味,从而对实验消极观望,兴趣低落。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而对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称为间接兴趣,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互为影响。鉴于此为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对有些实验探究应不提倡预习。
4“探究起点高只适用于少数优生”的观点,曲解了探究的适应性。
有些教师认为多数初中生阅历浅,知识面狭窄不适合科学探究。诚然,物理课堂内外有些探究课题确实对学生知识起点要求高,有一定难度,但对探究的内容只要设计恰当、引导得法、分散难点,并且设置台阶,就可以化难为易,使探究适应于大多数学生。《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需要经历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随着能力的逐步提高,慢慢加大探究的难度,使探究活动的水平循序渐进。”因此,探究活动应起点低,小步子的确定探究目标,从单个要素的部分探究逐渐过渡到完全探究,从简易性、指导性探究逐渐过渡到综合探究。探究实验的过程不易过于复杂,重在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渗透。另外对初中生探究的问题主要应从学生在课堂、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身边熟悉的现象中选取,这样学生对探究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物理感性认识作贮备,从而降低了难度,有利于探究的顺利进行。如探究自行车上用到的物理原理探究高压锅的原理以及对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源的研究,等等。
5 “课堂探究秩序难调控 不能完成知识目标”的观点,忽视了探究的主体性。
在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中,一部分教师提出课堂探究教学秩序难调控,效率低,预定任务难完成。对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课堂探究的作用和组织程序。首先,物理新课程理念认为,对于多数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探究的主体作用是有效实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新课程物理教学课堂上,应以学生“能动、好动、会动”、“善思考、善研究、善交流”为特点,不能以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严肃课程纪律的模式来要求学生限制学生,从而认为课堂程序难控。
最后,为了更有效地完成知识目标,要科学合理的设置探究程序,设计的学生自主探究量不宜过大,占用时间不宜过多,要在课堂适当安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以探究为主的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定能在探究教学课堂上更好地完成物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端正思想,转变观点,努力实践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这棵幼苗一定会在物理教学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 上一份资料: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新教材教学效果
- 下一份资料:浅谈物理课堂提问的原则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