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参考> 教学研究> 教学论文 > 内容详情

中考一个月倒计时物理复习:知识点面结合

作者:王敬国  人气: 次  时间:2008年04月11日  星级:

特邀嘉宾:王敬国,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

  如何在最后一个月内对初中物理做全面有效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考纲》通读教材
  《课程标准》是教学和考试的依据,但在要求上有一定弹性,因此,在中考前往往会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即《考纲》(考试说明)。通过对《考纲》的研究,明确考试的要求,了解题型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利于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使复习更有的放矢。在研究《考纲》的同时,还要仔细阅读教材,因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之一。阅读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知识与技能”
  “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概念和规律则是重中之重。要想真正掌握一个物理概念或规律,应从引入的背景、定义、重点字词、适用的范围等方面全面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否则,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面的知识,就更谈不上去应用了。
  在应用练习中,着重培养思维能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没有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知识就不会活化,更谈不上创新。因此,要通过问题的拓展、延伸等变化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便能够很好地进行能力的“迁移”和“创新应用”。
  2.注重“过程和方法”
  在新课标理念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所谓“鱼”与“渔”的关系。
  (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经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如:速度、欧姆定律、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此外还有其他的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思想,如:等量代换法;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思想等。
  (2)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标很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探究的能力体现在对探究中各个环节的任务的理解和掌握。近年来,中考实验题的分值在上升,且已从单纯的记忆型趋向实验探求设计的模型。考查内容有: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和假设;实验设计;从数据现象分析中得出实验结论等等。而这方面恰恰是学生较薄弱的方面,容易失分。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训练。
  3.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时,要结合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STS,相关的物理学史等)体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如: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教育等。
  4、注意“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新课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了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试题的设计从生活实际现象或问题入手,使学生没有陌生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时时在身边。这类试题特别重视广泛联系科技成果,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可能涉及社会的热点或者有关科技、重大事件等。如磁悬浮列车、西气东输、航天事业、交通规则、新型高分子材料、城市热岛效应等。

整理归类系统掌握
  1、整理知识
  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学生要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做到“书越读越厚(知识内容多)—————书越读越薄(概括整理、总结)—————知识越来越丰富”,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思维敏捷,得心应手。
  2、题型归类
  目前学生已做了大量的模拟考试题,在当前有限的时间内大量做题,并不是明智之举。学生应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积极反思,自主纠错。对薄弱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多角度地理解题意,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关注热点把握动态
  近两年,中考命题人员锐意创新,设计出许多新题型。
  (1)估计、估算题。例:估计考场内空气的质量;
  (2)动态问题分析。如:杠杆的转动分析等。
  (3)故障问题分析。
  (4)科学方法题。
  (5)情景信息题。
  (6)开放性试题(包括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果开放等)。
  (7)先学后用题。

  总之,在复习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复习全面仔细,知识点面结合,把握重点热点,概念牢固掌握,方法灵活运用。同时好好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考试动态,调动多方积极因素,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用户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