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品资源下载基地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案中心> 教科版学案> 教科版八年级学案 > 内容详情

4.7 通过透镜看世界—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附答案)

ID:136605 2020年09月28日 下载 资料纠错 有奖上传 收藏
【内容简介】(一)望远镜1.望远镜由______和______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______.2.1609年,______发明了望远镜,翻开了天文学的新一页,这种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镜,目镜是______镜.______于1610年设计的折射望远镜,是天文爱好者常用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镜,目镜是______镜.牛顿1668年发明的______望远镜,是天文台常用的望远镜.3.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附近成______、______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用来把这个像______.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______作用,______就可以变得很大.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______.4.望远镜起到增大______的作用.(二)显微镜1.显微镜由______和______组成.靠近眼睛是______透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是______透镜.2.物镜的焦距很______,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该像恰好落在目镜的______内,目镜对该像再次______,最终看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二、易错分析1.显微镜得到的最后像的性质:倒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物体位置的调节应反方向调节.三、达标训练1.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小越好2.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3.对于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望远镜看到的是正立的景物的像B.望远镜的目镜、物镜一定都是凸透镜C.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成实像D.望远镜的物镜都尽量的会聚更多的光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望远镜是用于观察近处的很小的物体的仪器B.望远镜中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凹透镜C.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很小的物体的仪器D.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大物体的仪器5.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4.3m(其光学主镜口径为2.4m),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  )A.物镜越大我们看到的像越大B.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C.物镜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会聚起来,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6.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幻灯机

部分内容预览




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 下载地址1
  • 1个点券

    用户评论

    (欢迎您的评论,评论有奖励哟!)

    网友评论共 0
    头像

    资料审核:czwlzx

    资料格式:docx

    资料版本:教科版

    适用地区:不限

    文件大小:153.40KB

    资料作者:肖萌

    审核人员:czwlzx

    下载帮助:
    • 下载说明:0点券资源无需下载权限,游客可以直接下载。
    • 有点券资源为本站精品资源,只提供给vip会员下载,有效期式vip会员可以在有效期内下载本站所有资源。 查看 【申请有效期vip会员方法】
    • 如果您无法下载到本资料,请先参照以下说明检查:
      1、精品资料必须是登录后才能下载。
      2、精品资料需要下载权限,请确保您是本站vip会员才可下载。有效期式vip会员只受有效期限制,不受点券影响,有效期内即使点券用完,仍可继续下载。
      4、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此功能。本站所有资源下载也无需打开任何下载软件。
      5、如果下载的是word文档,直接可用word软件打开;如果是压缩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winrar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word打开。
      6、以上步骤检查后均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到[帮助中心]寻找答案或向网站客服人员寻求支持。
      展开

    4.7 通过透镜看世界—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