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品资源下载基地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中心> 中考复习教案 > 内容详情

备战2019年中考物理全攻略:专题01 走进物理世界(沪粤版,解析版和原卷版)

ID:114521 2019年04月10日 资料纠错 有奖上传 收藏
【内容简介】 ☞ 知识点 1  物理学及其作用   1.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物理学的作用      远古人类,刀耕火种         简单机械发明应用       人类创造诸多文明奇迹              蒸汽机的发明应用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应用 人类步入“电气时代”        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        人类进入智能化、信息化高科技时代         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与发明,都极大的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   例1  在物理学习中,相信你不仅学会了很多物理知识,还从科学家身上学会了发现、探究问题的方法。如下图是物理学发展史中出现的三位里程碑式人物,你认识他们吗?他们的贡献是什么?请写在横线上。   A:_________,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伽利略;摆的等时性原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   【点评】本题考查对重要物理学代表人物的了解及认识。 例2 如图,属于物理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物理知识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cf;bde。   【点评】考查大家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知识点 2  学好物理学的方法   1.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科学家,发现摆的等时性原理及许多重要规律。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他开创的。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2.牛顿:(1643-1727)英国科学家,在伽利略的科学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物理概念,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统一运动学,构架经典力学体系。 我们不仅要知道物理概念的来源,经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还要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并会运用它们解释和解决一些问题。 3.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科学家,理性思维的代表,建立的相对论使人们对时空有了新的认识。被公认为“他现在是并且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 学习物理学,既离不开观察与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要敢于超越常人的思维习惯,乐于在广袤无垠的未知世界中自由驰骋。     例1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来源于(   ) A.观察                B.实验                 C.调查               D.阅读 【答案】A 【解析】牛顿从别人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联想到地球和苹果之间的力的作用,并进一步实验和计算,最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其重大发现来源最初的观察。 【点评】用心观察,善于总结思考是牛顿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 例2  1530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_____________,成为了建立自然科学体系的先驱。现在伟大的物理学家_____________提出了“相对论”,成为了科学的发展建立了新的时空体系。 【答案】日心说;爱因斯坦。   【点评】了解这些科学巨人的伟大贡献不仅可以拓展视野也可增长知识。 【17青岛中考】1.下列做法中,文明的是(   ) A.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照明                            B.      用手电筒照同学的眼睛   C.      汽车在高速路上超速行驶  D.     夏天空调温度调得很低 【答案】A 【解析】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可以节约电能,照明效果好,A属于文明行为;手电筒发出的光较强,照射眼睛,会使其受到伤害;为了人身安全,禁止超速行驶;夏天空调温度很低,会消耗电能较多,浪费资源,B、C、D都属于不文明行为。 【点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均属文明行为。 【13嘉兴中考】2.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做好理由是(   ) A.     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 B.      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 C.      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 D.     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答案】D   【点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知识点 3  长度的测量   1.  长度单位及换算 (1)    国际单位:米(m) (2)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3)    单位换算:   (4)    光年: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 常作为天文学中一种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例1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6.5米=6.5x100=620厘米 B.7.2米=7.2米x100=720厘米 C.4.2米=4.2x100厘米=420厘米 D.1.2米=1.2米x100厘米=120厘米 【答案】C 【解析】A选项6.5米=6.5x100=620厘米中6.5x100无单位错;B选项7.2米=7.2米x100=720厘米中7.2米x100错误应该是7.2x100厘米;C选项4.2米=4.2x100厘米=420厘米正确;D选项1.2米=1.2米x100厘米=120厘米中1.2米x100厘米应该是1.2x100厘米。 【点评】掌握单位换算的进率和方法。 例2 请进行单位换算: 0.26km=______m_______cm=_______dm________mm 0.85um=______mm=_______nm 【答案】260;2.6x104;2.6x103;2.6x105;8.5x10-4;850。 【解析】 【点评】记住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决单位换算的关键。 2. 刻度尺及其使用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刻度尺有:毫米刻度尺、皮尺、卷尺、三角板等。   (2)刻度尺使用前要做到“三看”   一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有磨损应从其他清晰刻度线量起。 二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原则上测量长度一次测量,如果量程小于待测物体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多次,这样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三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逇精确程度和结果的有效性。 (3)刻度尺使用方法    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段对齐。    3看:视线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不能斜视。    4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读,即在读数时,除读到分度值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如15.38cm中,15.3cm是准确值,0.08cm是估计值。    5记:记录的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部分内容预览

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用户评论

(欢迎您的评论,评论有奖励哟!)

网友评论共 0
头像

资料审核:czwlzx

所属专辑: 备战2019年中考物理全攻略(沪粤版,解析版和原卷版)

资料格式:doc

资料版本:沪粤版

适用地区:不限

文件大小:1.71MB

资料作者:肖萌

审核人员:czwlzx

下载帮助:
  • 下载说明:0点券资源无需下载权限,游客可以直接下载。
  • 有点券资源为本站精品资源,只提供给vip会员下载,有效期式vip会员可以在有效期内下载本站所有资源。 查看 【申请有效期vip会员方法】
  • 1、精品资源必须是登录后才能下载。
    2、精品资源下载需要下载权限,请确保您是本站vip会员才可下载。有效期vip会员只受有效期限制,不受点券影响,有效期内即使点券用完,仍可继续下载。
    4、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此功能。本站所有资源下载也无需打开任何下载软件。
    5、如果下载的是word文档,直接可用word软件打开;如果是压缩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winrar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word打开。
    6、以上步骤检查后均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到[帮助中心]寻找答案或向网站客服人员寻求支持。
    展开

备战2019年中考物理全攻略:专题01 走进物理世界(沪粤版,解析版和原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