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品资源下载基地

帮助中心
正在加载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中心> 中考真题 > 内容详情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00套):29.实验探究题

ID:103342 2018年08月08日 资料纠错 有奖上传 收藏
【内容简介】10.(2018•湖州)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 高度/米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 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1.90 1.78 1.66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 改变圆弧形跑道的半径 ;② 让同一小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知,根据控制变量法和实验目的得出结论; 根据控制变量的要求退出改进措施。 【解答】解:(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转弯时,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所以“要转弯,必须受力”; (3)要验证猜想:“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实验中需要控制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圆弧形跑道的半径相同,使同一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来,从而使得小球到达压力传感器的速度不同,根据表格数据知:距压力传感器高度越高,压力传感器示数越大,故可以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若要验证猜想二即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需要控制小球的质量相同、下落的高度相同,圆弧形跑道的半径不相同,故需要①改变圆弧形跑道的半径;②让同一小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故答案为:(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①改变圆弧形跑道的半径;②让同一小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和设计实验,考查学生的分析解答能力,难度不是很大。   23.(2018•淄博)下图是小明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提供的器材有:6V的电源一个,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各一个,开关一个,5Ω、10Ω、15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忽略 导线电阻),以上实验器材完好无损,实验中数据读取准确无误。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了多次测量,归纳得出 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的规律。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测得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表中第 3 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出错的原因是 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调节就读数了 。纠正错误以后,小明用30Ω的电阻替换15Ω电阻进行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为完成第4次实验,请给小明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不限于提供的实验器材): 换用最大阻值至少为30Ω的变阻器 。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1 5 0.6 2 10 0.3 3 15 0.24 (3)利用该实验电路图也可以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也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后,利用该实验电路图还可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也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其目的是 改变灯的电压 。若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在调节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很难准确达到3.8V.测量误差较大,为此,小明改动电路,在不更换现有器材的情况下,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确度。请补全小明的做法:断开开关 将电压表小量程(0﹣3V)并联在变阻器的两端 ;闭合开关,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2V时 ;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分析】(1)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第2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 由欧姆定律,分析在第3次实验数据,由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求出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据此分析; (3)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利用该实验电路图还可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也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其目的是改变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当灯变阻器的电压为6V﹣3.8V=2.2V时,灯的电压为3.8V,电压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故测量3.8V电压误差较大; 而电压表小量程分度度值为0.1V,故测量2.2V电压较为准确,据此确定实验步骤。 【解答】解:(1)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了多次测量,归纳得出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规律; (2)①当接入电阻R2=10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2=0.3A,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 R===10Ω, 在第3次实验中,由欧姆定律,R总===25Ω, 将R2换为R3=15Ω时,根据电阻的串联,变阻器的电阻R滑=25Ω﹣15Ω=10Ω,即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动,故第3次实验时,没有移动滑片就读电流表示数了; 由于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故应该为0.2A; (3)利用该实验电路图也可以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中也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后,利用该实验电路图还可以“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也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其目的是改变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当灯变阻器的电压为6V﹣3.8V=2.2V时,灯的电压为3.8V,故可将电压表小量程(0﹣3V)并联在变阻器的两端,而电压表小量程分度度值为0.1V,故测量2.2V电压较为准确; 故断开开关,将电压表小量程(0﹣3V)并联在变阻器的两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2V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故答案为:(1)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3;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调节就读数了;换用最大阻值至少为30Ω的变阻器;(3)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改变灯的电压;将电压表小量程(0﹣3V)并联在变阻器的两端;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2V时。 【点评】本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考查控制变量法、欧姆定律的运用、对器材的要求及对实验方案的设计。 ............

部分内容预览

只能预览部分内容,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 下载地址1
  • 1个点券

    用户评论

    (欢迎您的评论,评论有奖励哟!)

    网友评论共 0
    头像

    资料审核:czwlzx

    所属专辑: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00套)》专辑

    资料格式:docx

    资料版本:不限

    适用地区:不限

    文件大小:679.19KB

    资料作者:林德

    审核人员:czwlzx

    下载帮助:
    • 下载说明:0点券资源无需下载权限,游客可以直接下载。
    • 有点券资源为本站精品课件,只提供给vip会员下载,有效期式vip会员可以在有效期内下载本站所有资源。 查看 【申请有效期vip会员方法】
    • 如果您无法下载到本资料,请先参照以下说明检查:
      1、所有资料必须是登录后才能下载。
      2、精品资料下载需要下载权限,请确保您是本站vip会员才可下载。有效期vip会员只受有效期限制,不受点券影响,有效期内即使点券用完,仍可继续下载。
      4、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此功能。本站所有资源下载也无需打开任何下载软件。
      5、如果下载的是word文档,直接可用word软件打开;如果是压缩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winrar解压软件解压,再使用对应软件word打开。
      6、以上步骤检查后均无法解决问题,您可以到[帮助中心]寻找答案或向网站客服人员寻求支持。
      展开

    2018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00套):29.实验探究题